民以食为天
肠粉(卷粉)、河粉、米粉…
从早餐到宵夜
广西人都无法抵挡“嗦粉”的诱惑?
但小编提醒大家
近期吃粉要注意了
可能一不小心就病从口入
广西近日
持续降雨天气湿热
是椰毒假单胞菌的活跃期
肠粉、河粉、凉皮等湿米粉
泡发的银耳、木耳等食品
在高温潮湿天气下
容易受椰毒假单胞菌污染
而产生米酵菌酸毒素
米酵菌酸毒素中毒的风险极大
病死率高达40%-100%!
米酵菌酸也不是第一次进入大众视线了,2020年广东省惠州市11位顾客中毒的“河粉中毒事件”,同年黑龙江省鸡西市9人死亡的“酸汤子中毒事件”,“罪魁祸首”都是米酵菌酸。
据统计,2010年至2020年十年间,全国发生此类中毒14起,84人中毒,37人死亡。
米酵菌酸是一种
小分子脂肪酸,耐热性极强
即使用100℃的开水煮沸
或用高压锅蒸煮也不能破坏其毒性
进食后即可引起中毒
对人体肝、肾、心、脑等
重要器官均能产生损害
目前对米酵菌酸尚无特效解毒药物
所以注意以下问题
避免中毒事件再发生
↓↓↓
湿米粉保质期一般为24小时
超过保质期请勿食用!
日常在选购湿米粉等食品时要选择正规渠道。要认真阅读产品标签,留意产品感官性状和保质期。
在选购河粉、肠粉(卷粉)、凉皮等湿米粉时,尤其是散装销售的,要现场查看销售的产品是否符合包装标示要求,明晰所购产品的生产厂家、生产日期、保质期等关键要素。
图片来源:稿定设计
注意:湿米粉应低温储存,且要在其保质期内食用完。
过期的湿米粉可能已被椰毒假单胞菌污染进而产生米酵菌酸毒素,食用后引发中毒的风险将大大增加。
因此,无论是食品经营者还是消费者,都应该按照保质期销售或食用湿米粉,对于过期食品要坚决予以废弃处理。
食用泡发木耳、银耳等
也要谨防米酵菌酸毒素中毒
椰毒假单胞菌也可能在泡发木耳、银耳上繁殖,进而产生米酵菌酸毒素。
图片来源:稿定设计
因此,食用泡发木耳、银耳等菌类应注意以下几点:
1.检查其感官性状,发现受潮变质的不应食用;
2.泡发木耳、银耳等菌类时间不宜过长,泡发后应及时加工食用;
3.不能食用隔天泡制加工的银耳、木耳及其制品;
4.不要采食鲜银耳或鲜木耳,特别是已变质的鲜银耳或鲜木耳。
发现疑似中毒应尽快催吐!
米酵菌酸毒素引起的中毒发病急,潜伏期一般为30分钟至12小时,少数为1至2天。主要表现为上腹部不适、恶心、呕吐、轻微腹泻、头晕、全身无力。
图片来源:网络
重者出现黄疸、肝肿大、皮下出血、呕血、血尿、少尿、意识不清、烦躁不安、惊厥、抽搐、休克甚至死亡,一般无发热。
如果发生疑似中毒,应立即停止食用可疑食品,尽快催吐,排出胃内容物,以减少毒素的吸收和对机体的损伤,并及时送医院救治,对症治疗。
总结:预防中毒,这些要牢记!
家庭自制发酵米面制品很难对有害微生物的量进行控制,出于食品安全的考虑,建议大家尽量不要自制。
如要自制的话,一定要保证原料安全,没有霉变,谷物浸泡要勤换水,保持卫生、无异味。
磨浆后要及时晾晒或烘干成粉,储藏环境要通风防潮,不要直接接触土壤,以防止污染。
选购湿米粉,要选择正规的商家,仔细阅读产品标签,留意产品的感官性状,一定要选择外形规则、色泽正常且没有霉变的食品,还要关注米粉的生产日期、保存期、储存条件等信息。
市场监督管理局对于散装湿米粉的销售者要求其在储存容器外或货架、货柜等显著位置上用公示牌或标示牌标明食品名称、生产日期或生产批号、保质期以及食品生产经营者的名称、地址、联系方式等事项,这些也是我们采购时需要仔细查看的。
湿米粉的保质期一般是24小时,并且需要低温储存。由于椰毒假单胞菌酵米面亚种的最适产毒温度是26-28℃,因此湿米粉需要在低温下贮放、运输和销售;
由于有些企业超量超范围使用了脱氢乙酸钠,因此有些超过保质期且常温存放的湿米粉仍无肉眼可见的霉变、也无发酸发臭等变质情况,但是食用后中毒的风险已经大大增加,所以湿米粉建议现买现吃,同时要关注其存放温度。
椰毒假单胞菌在干燥的环境下无法生存,而长时间泡发的木耳和银耳,容易产生米酵菌酸,因此木耳一定要注意泡发时间不能太久,建议现吃现泡,不要过夜浸泡,一旦观察到表面发粘、无弹性、有异味等,不论是新鲜的还是泡发的,都不应该再食用。
图片来源:稿定设计
记住了吗?
快转发给你身边
热爱嗦粉的小伙伴吧~
来源 | 广西食品安全协会综合广西疾控、广东卫生信息、中国质量新闻网、科普中国等
精彩评论(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