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肝炎日|该怎么说爱你!我的小心“肝”!

北流市融媒体中心
2021-07-28 10:35:23

2021年7月28日是第11个“世界肝炎日”,今年的宣传主题为“积极预防,主动检测,规范治疗,全面遏制肝炎危害”,旨在号召公众积极主动接种肝炎疫苗,主动进行体检了解肝脏健康状况,慢性病毒性肝炎患者接受规范的抗病毒治疗,全面遏制病毒性肝炎对人类健康的威胁。


说起肝脏,这真是一个勤劳的器官。它夜以继日、安安静静地工作着。它是如此重要,我们却很少能感受到它的存在。





一、什么是病毒性肝炎?  

病毒性肝炎是由多种肝炎病毒引起的以肝脏病变为主的常见传染病,具有传染性强、传播途径复杂、流行面广泛,发病率较高等特点,分为甲、乙、丙、丁、戊型。临床上以食欲减退、恶心、上腹部不适、肝区痛、乏力为主要表现。部分病人可有黄疸发热和肝大伴有肝功能损害。有些病人可慢性化,甚至发展成肝硬化,少数可发展为肝癌。甲肝和戊肝多为急性发病,预后良好;乙肝和丙肝易发生慢性化,危害较大;丁肝病毒只有与乙肝病毒同时或在乙肝病毒感染的基础上才可能感染。




二、病毒性肝炎的传播途径及防治手段  
(一)粪-口途径传播

甲肝和戊肝主要通过粪-口途径传播

食用了被病毒污染的食物和水都可感染甲型肝炎病毒。此外,携带甲肝病毒的人处理食物,也有传播病毒的危险。
受污染的海产类食物,也常常是导致人感染的来源,尤其是贝类、虾、蟹等海鲜容易受到病毒污染。

戊肝与甲肝类似,主要也是通过粪、口途径传播,水源或食物被污染可引起暴发流行。戊肝的预防需要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和饮用洁净的水。


甲肝和戊肝防治

1.防止“病从口入”,要从平时生活习惯做起。
2.注意饮食卫生,不喝生水;
3.肉类、海产品等应煮熟烧透再食用;饭前便后要洗手;
4.食具、茶具及其他生活用具要经常消毒;
5.不与他人共用卫生用品等。
6.儿童还可以注射甲肝疫苗预防甲肝,根据疫苗种类不同,打上一针或两针疫苗,既安全又有效。
7.疫区旅行者应注意饮水卫生,加氯消毒和煮沸饮用水均可使戊肝病毒灭活。

8.需要注意的是,戊肝治疗主要是休息、保肝及对症治疗。因为孕妇、肝硬化病人、老年人等特殊人群感染戊肝,容易出现重症甚至肝衰竭,所以这些人群感染戊肝需要特别注意。


(二)血液途径传播

乙肝、丙肝和丁肝主要通过血液途径传播,常经血液制品、静脉注射、分娩和性接触等方式感染。



乙肝  
在全球范围内,每年有90万例由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导致的死亡,主要缘于肝硬化和肝细胞癌(即原发性肝癌)。慢性乙型肝炎是我国肝癌的最主要病因,约85%的肝细胞癌患者携带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标志。在我国母婴传播是乙肝主要的传播方式,而感染乙肝病毒的年龄越小,转为慢性感染的机会越大。

日常生活和工作接触不会传播乙肝病毒。


乙肝防治

1.接种乙肝疫苗是预防乙肝的关键。乙肝疫苗全程接种3针,按照0、1、6个月程序进行接种。即,第一针和第二针之间相隔1个月,第二针和第三针之间相隔5个月。


新生儿、儿童如何接种乙肝疫苗?

HBsAg 阴性产妇所生新生儿第 1 剂在新生儿出生后 24 小时内接种;HBsAg 阳性产妇所生新生儿,可按医嘱肌内注射 100 国际单位乙肝免疫球蛋白(HBIG),同时在不同(肢体)部 位接种第 1 剂乙肝疫苗(出生后 12 小时内)后,再接受HBsAg阳性母亲的哺乳。国家免疫规划疫苗儿童免疫程序及说明(2021年版)新规定:母亲为 HBsAg 阳性的儿童接种最后一剂 HepB 后 1-2 个月进行 HBsAg 和乙肝病毒表面抗体(抗-HBs)检测,若发现 HBsAg 阴性、抗-HBs 阴性或小于 10mIU/ml,可再按程序免费接种 3 剂次乙肝疫苗。
乙肝感染风险较高的人群(例如医务工作者、静脉吸毒者、乙肝患者家庭成员、同性恋、多性伴者等),需要定期进行乙肝抗体检测,如果抗体滴度较低(HBsAb<10mIU/ml),则需要再次接种疫苗。
2. 避免不必要的注射、输血和使用血液制品,使用安全自毁型注射器或经过严格消毒的器具,杜绝医源性传播。
3.目前,乙肝病毒感染尚无理想的特异性治疗药物,医学科技领域亦尚未攻克有些媒体广告宣传的“转阴”“根治”等难题。
4.乙肝病毒携带者应定期接受医学观察和随访。乙肝患者要规范治疗、定期检查。



丙肝   

丙肝可导致肝脏慢性炎症坏死和纤维化,部分患者可发展为肝硬化甚至肝细胞癌(HCC),时常被称为“隐匿的杀手”。大部分丙肝感染者在初期没有症状,主动检测有助于早期发现并尽早开始规范治疗。丙肝的检测并不困难,通过查血进行丙型肝炎病毒抗体和核酸检测,就可以判断是否感染丙型肝炎病毒。


丙肝治疗

目前没有针对“丙肝”的疫苗。直接用抗病毒药物、干扰素和利巴韦林可以有效清除“丙肝”患者体内病毒,降低患肝癌的风险。


丙肝预防:

1.拒绝毒品,不共用针具静脉注射毒品。

2.倡导无偿献血,杜绝非法采、供血。

3.避免接受来历不明的输血或使用血制品。

4.不与他人共用针具或其他纹身、穿刺工具。

5.不与他人共用剃须刀、牙刷等可能引起出血的个人用品。

6.遵守性道德,保持单一性伴侣,正确使用安全套。

7.感染丙型肝炎病毒的妇女在治愈前,应避免怀孕。




丁肝    

丁肝病毒是一种依靠乙肝病毒进行复制的病毒。没有乙肝病毒就不会出现丁肝感染。丁肝病毒与乙肝病毒合并感染被认为是慢性病毒性肝炎的最严重形式,原因是它会加快肝脏相关死亡和肝细胞癌的发展。


丁肝预防

因为丁肝是在乙肝的基础上得的,打乙肝疫苗既预防乙肝又预防丁肝。



说了这么多,我们该如何保护肝脏?                                        

1.合理营养,不饮酒,肝炎的病人要戒酒;

2.规律运动,避免过劳,不要熬夜,保持心情舒畅;

3.定期复查乙肝病毒标志物及肝功能。慢性肝病的人群建议每隔6个月进行1次肝脏超声检查和血清甲胎蛋白(AFP)筛查,必要时可服用药物增强机体抵抗力和肝脏营养(抗乙肝病毒治疗,应在专科医生指导下用药,忌盲目用药)。

4.不吃霉变食物:霉变花生、大米等含有黄曲霉毒素,黄曲霉毒素作用的靶器官主要为肝脏,且高温加热不能被破坏,霉变食物一定要丢弃不吃。

5.不吃生的或未煮熟的淡水鱼类:肝吸虫一般寄生在淡水鱼体内,吃了生的或未彻底煮熟的淡水鱼类可能使人感染。而肝吸虫感染者发生肝胆管癌的风险是非感染者的4.5倍。



作者:李梅

0

相关专题
专栏|健康教育知识宣传

精彩评论( 0

在这里,看见大美北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