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值全民营养周科普活动召开之际,今年第四届全国营养科普大会以《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为科学传播核心内容,聚焦“会烹会选,会看标签”的传播主题。面对超市里琳琅满目的商品,如何货比三家,选择适合自己的食品呢,这些包装上营养标签的小知识你是否都了解?《中国食品安全网》特邀科信食品与健康信息交流中心主任钟凯、浙江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系教授沈立荣对预包装食品如何看标签相关知识进行科普。
“能量、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膳食纤维……”超市内几乎每件商品都标注了营养成分表。走访超市过程中,《中国食品安全网》记者发现,超市的货架上,大部分食品外包装都标注“营养、健康、低糖、低钠“等字眼,但究竟怎样专业地来看这些外包装上面标注的营养成分呢?

消费者对食品标签认知存误区
“0糖,0脂,0卡。富含膳食纤维。满足每天维生素需求。有部分食品包装上面都是这些字眼,没办法区分营养价值啊。所以,我就是看品牌,只认大品牌。营养成分,碳水化合物、钠,我基本都是忽略的。”永辉超市内在选择零食的李女士向记者表示。
对于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如何看?李女士认为,营养标签上标注的各项目和添加剂概念相类似,当然数值越小,越健康。
家住丰台科技园附近的韩先生正在超市饮料柜台选购饮料,他认为,营养标签根本没必要看呀,作为饮料来讲,不用看营养成分的呀,基本就是碳水化合物、水、能量、蛋白质成分。主要看是否含糖、含脂肪。比如糖尿病人就适合喝无糖的。
事实上,2013年《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通则》就已正式实施,2020年9月,《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通则》进行了修订,我国现行食品标签中,已强制标识核心营养成分——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钠——以及能量数值。纵使如此,仍有不少消费者和李女士观念一样,对营养标签知识存在一定误区。
营养成分数值已不是最主要的,除了各项数值之外,为了凸显商品的独特性以及更营养、更健康,食品包装上标识的“0添加、0糖、低盐、低钠”甚至比商品名称还大。

营养标签不要孤立的看,需要比较去看

日常生活中,作为消费者更加关注食品的生产日期和保质期,但会看标签可远不止这些内容。浙江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系教授沈立荣接受《中国食品安全网》记者采访时表示:“我们要关注储存条件,做好有效的保存,然后就是看配料表,配料表按照用料量递减的原则标识出食品的原料、辅料和食品添加剂。”

营养标签里能量与营养素要会换算

营养成分表图
营养成分表图

“无糖”食品营养标签中的能量属于碳水化合物范畴

对于韩先生提到的“无糖”食品、饮品,浙江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系教授沈立荣认为,市面上的“无糖”食品是指其糖含量必须符合≤0.5g/100g(固体)或100ml(液体)。“无蔗糖”产品不含蔗糖可能是客观事实,但很可能添加了果葡糖浆、浓缩果汁、蜂蜜、葡萄糖和麦芽糖替代蔗糖,其能量同样计算在碳水化合物中。注意:糖(添加糖)属于碳水化合物的范畴。
来源:中国食品安全网 广西食品安全协会
精彩评论(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