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在3D打印台台沿,屏息凝神,眼睛一动不动地盯着刚打出的淡黄色细砂……11月10日上午,记者到玉柴快速制造基地采访时,广西玉柴机器股份有限公司模具钳工工种技能大师覃懋华正在校准3D打印机器。
“端口1反向调整0.1毫米。”覃懋华的指令刚发出,一旁的工友立即就在打印机的电脑上灵活操作。“校准直接关系着打印的精度,一丁点差错都可能使产品报废。”覃懋华叮嘱工友。
覃懋华(中)和同事现场查看用快制技术试制的发动机铸造砂芯。
“绿色制造是科技发展的趋势,利用3D增材打印和减材技术试制新产品摆脱了模具的限制,试制周期平均能缩短三分之二以上,且无论多大、多精密的铸件都能手到擒来。”覃懋华告诉记者,自2014年玉柴先进成形技术与装备国家重点实验室玉柴快速制造基地建成至今,采用快速制造技术开发的新产品已达200多种。3D打印技术的加持,让玉柴源源不断以高质量的产品快速满足日益升级的市场需求。
快速制造基地是玉柴推进数字化转型的一个缩影。近年来,玉柴紧抓国六排放标准升级机遇,投入近30亿元,对新一代国六生产线同步开展产线智能化升级改造,建成全面应用5G技术、管理中枢全流程数字化监控、发动机全过程自动化和无人化可关灯生产的“黑灯工厂”。实施智能制造工厂项目后,玉柴劳动生产率提升14.36%,能源利用率提高6.6%,发动机生产周期缩短20%。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必须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作为新时代产业工人,我们要深入学习数字化新技术,努力将自己打造成为有理想、守信念、懂技术、会创新的全能型人才,为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贡献智慧力量。”一有空闲,覃懋华就与工友们交流党的二十大精神学习心得。
“我们要积极服务国家科技自立自强大局,在内燃机领域突破更多‘卡脖子’技术。”“我要努力提高自身素养,不断学习新技术,攻克更多设备技术难题,以精湛技艺做好设备维护和技术开发等工作。”……随着党的二十大精神在各个生产车间的传递,工人们对企业未来的创新发展充满了信心,个个铆足了干劲忙生产,在玉柴掀起新一轮大干热潮。
“进入11月以来,玉柴发动机订单量持续走高。我们要抢抓机遇,全力冲刺四季度,确保交出一份合格答卷。”玉柴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李汉阳表示,作为一家有着70多年历史的老牌发动机企业,玉柴的创新步伐从未停步。未来,玉柴将继续把创新摆在优先位置,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以持续推动数字化转型打造国产硬核高端动力,树立中国智造新标杆。(记者 陈立萍)
原标题:科技创新点燃澎湃动力
精彩评论( 0 )